【防非宣傳月】堅持理性投資,謹防上當受騙
一、什么是非法經營期貨業務?
非法經營期貨業務,是指有關公司或個人未經國務院授權的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,擅自設立或者變相設立期貨交易所、期貨公司及其他期貨經營機構,或者擅自從事期貨業務,或者組織變相期貨交易的活動。
二、非法期貨活動的常見類型
1、網絡“專家”、“老師”提供“內幕信息”;
2、非法集資;
3、假冒合法期貨經營機構網站;
4、以非法交易軟件誘導交易;
5、代理境外期貨交易;
6、以“現貨商品交易”名義組織期貨性質的交易活動。
三、非法期貨活動的常用手段
1、夸大收益:以專家一對一指導“無收益不收費”等夸張宣傳術語,或者鼓吹過往“業績”,招攬會員或客戶;
2、咨詢收費:以傳授經驗、培訓技巧為名,向投資者收取“打賞費”“培訓費”“服務費”或者收取收益分成等方式牟利;
3、誘導交易:誘導投資者參與新品種投資。推薦外匯、貴金屬、石油、郵幣卡、大宗商品,或者境外指數等新型投資產品;
4、非法軟件詐騙資金:誘導投資者下載非法交易軟件或APP注冊開戶,并入金參與交易;
5、承諾高額回報:不法分子編造“天上掉餡餅”,“一夜暴富”的神話,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;
6、編造虛假項目: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,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,開展創業創新的幌子,編造各種虛假項目;
7、虛假宣傳造勢:在宣傳上一擲千金,在各大廣播電視、網絡媒體、著名報刊等發布廣告、制造虛假聲勢;
8、利用親情誘騙:不惜利用親情、地緣關系,編造自己高額回報的謊言,拉攏親朋好友加入,擴大非法集資規模。
四、社會危害
1、干擾正常的社會、經濟、金融秩序;
2、破壞社會和諧穩定;
3、參與者面臨無法挽回的損失(非法期貨活動不受法律保護,參與者風險自擔)。
五、學會“六要六不要”
【六要】
要學習期貨投資知識;要熟悉法律法規政策;要保持理性投資心態;
要抵制高額回報誘惑;要核實機構資質;要遠離非法期貨活動。
【六不要】
不要抱有一夜暴富幻想;不要輕信保本保底承諾;不要迷信內部小道消息;
不要相信電話短信蠱惑;不要偏信軟件“專家”推薦;不要轉賬匯款個人賬戶。
【溫馨提示】入金時請提高警惕,理性認識投資收益與風險,警惕“高收益”暴利殺豬盤。
- 上一篇:【投資者保護】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
- 下一篇:【投資者保護】心系投資者,攜手共行動